產業資源豐富
大豆、大蒜種植產業是斑鳩店鎮的主要產業,大豆秸稈和大蒜秸稈資源豐富,富含蛋白質的大豆秸稈和富含多種維生素及抗菌活性的大蒜秸稈資源,為發展食用菌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群眾基礎良好。北棗園村原是市級貧困村,周邊焦村、東龍山、八里汀等貧困人口較為集中,群眾基礎好,脫貧愿望高,便于集中連片實施產業化、規模化經營和集中種植與分散種植結合的種植方式。同時北棗園村歷史有食用菌栽培基礎優勢,群眾參與度高。
技術優勢明顯
一是設備先進。該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的滅菌器,液體接種設備,自動拌料裝袋設備等食用菌生產設備,食用菌養殖自動化程度高。
二是該項目被縣科技局申報為升級農科驛站,省科技廳在該項目處建立視頻技術指導系統。省農業科技專家可直接進行技術指導。現場解決問題。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中國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泰安綜合實驗站對該項目的建設進行了科學規劃、精心設計,從技術設施建設到機械安裝,從液體菌種接種到菌種溫控培養等提供全程技術服務指導。
產出效益高
一期投產后,園區生產基地占地100畝,可種植100萬袋菌包,一年可種植春秋兩季,一季可產出黑木耳約13萬斤,按照今年黑木耳行情,實現銷售收入518萬元,除去成本,每季利潤約200萬元,兩季總利潤約400余萬元。
生態效益突出
資源循環利用成效顯著。食用菌產業可充分利用玉米芯、大蒜秸稈、大豆秸稈、木屑、麥秸、花生殼、酒精等物質,借助科技優勢,形成食用菌-有機肥-農作物-食用菌的生態循環模式,是農村廢棄資源得到多次利用,實現多元增值,為凈化農村環境,提高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做出貢獻。
脫貧攻堅社會效益顯著
食用菌產業具有周期短、見效快、易扶持等特點,隨著食用菌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將成為斑鳩店鎮產業扶貧的主要產業之一。食用菌從開口吊袋到采摘結束用時約90天,可帶動100余人就業,其中優先安排30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每人一季可收入約3000元,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進行分紅。